金秋送爽启新篇,行业领航明方向。为帮助 2025 级新生快速建立专业认知、明晰行业发展脉络。近日,浙江药科职业大学医疗器械学院在鄞州校区隆重举办新生始业教育。学院院长胡彬特邀宁波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秘书长周岩担任演讲嘉宾,以 “机遇与挑战” 为主题,为全体新生带来一场兼具深度与温度的行业启蒙盛宴,揭开医疗器械专业学习的序幕。
周岩秘书长结合自身三十余年行业经验,从产业全局与地方实践双重视角,为新生系统解读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方向。在分析全国产业格局时,他指出,当前中国医疗器械产业正处于 “高速发展与转型升级” 的关键期,国家政策持续聚焦五大核心领域:一是攻关高端装备,集中突破医用机器人、AI 医疗器械等 “卡脖子” 技术,推动 “中国造、全球新” 产品走向国际;二是深化数智融合,AI 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辅助诊断、手术规划等场景,5G 技术催生远程手术、云端诊断等新模式,国家药监局也已出台政策简化 AI 产品注册流程,助力技术快速迭代;三是拓展国际市场,以微创医疗机器人、迈瑞医疗为代表的企业已实现全球化布局,海外市场占比持续提升;四是强化临床协同,鼓励医疗机构、高校与企业共建创新平台,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五是夯实科研基础,布局未来赛道,中国在纳米医学、生物材料等新兴赛道已展现出全球领先的学术影响力,为产业创新提供坚实支撑。
在聚焦宁波本地产业发展时,周岩秘书长既客观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挑战,也深入解读了潜在机遇。他提到,宁波医疗器械产业存在企业数量众多但缺乏龙头引领,产业链 “中间强、两端弱”,在前端研发与后端品牌渠道建设上存在短板,且产品同质化竞争较为突出;同时,国家大量采购政策、国际市场准入壁垒等也给企业发展带来压力。但与此同时,宁波也拥有独特的产业优势:作为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地,可依托 “新材料 + 医疗器械” 打造特色竞争力;加之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家用医疗、康养器械需求爆发,以及浙江省、宁波市对生命健康产业的政策倾斜,宁波医疗器械产业正迎来 “从制造到智造、从数量到质量” 的转型契机。
为帮助新生将行业趋势与个人发展紧密结合,周岩秘书长还针对 “知什么、学什么、做什么” 提出具体建议。他强调,医疗器械是 “医工交叉” 的复合型领域,学生需打造“T字形”知识结构,既要掌握工科技能,也要熟悉医学基础,同时选择一个方向深度钻研。此外,他鼓励新生积极参与校内创新社团、校外企业实习与跨学科竞赛,在实践中培养 “临床需求转化能力”,并保持对 AI 医疗、可穿戴设备等前沿技术的关注,成长为医学与工学之间的“造桥者”。
此次开学第一课,对宁波市医疗器械协会而言,既是履行行业服务职能、推动产教深度融合的重要实践,更是搭建 “行业 — 高校 — 人才” 对接桥梁的关键一步。以后协会将继续依托自身资源,组织高校师生参与医疗器械行业展会、宁波本地产业论坛等活动,助力师生拓宽行业视野,推动宁波医疗器械产业形成 “人才培养 — 产业发展 — 人才集聚” 的良性循环,为本地产业实现 “从制造到智造” 的转型升级注入持久动力。